1.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在各种体检报告中,人们对于肿瘤标志物总是格外的关注,如果发现它升高了,马上就会惊慌起来,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肿瘤标志物高了就等于是癌症!
血液肿瘤标志物是判断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预后及选择方案的有力依据,但它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如果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也不要过于恐慌,因为在机体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发作时,某些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上升,必须经过专业而详细的检查才能确认。
2.肿瘤标志物六大类
一、胚胎抗原类
二、酶类肿瘤标志物
三、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四、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五、蛋白类肿瘤标志物
六、其他类肿瘤标志物
常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肿瘤诊断的正确率。
3.高了,不一定就患了癌症
(1). 肿瘤标志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会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如AFP,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因检测仪器或试剂的不同,有时也会有假阳性现象的出现,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来确定。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2). 并非每位癌症患者肿瘤标志物都高
并不是每位癌症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临床有些确诊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术前后也没有明显变化。
有几类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比较高,如原发性肝癌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PSA总体阳性率约为70%。其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早期发现,但是目前还没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3). 对于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用过于恐慌
可以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情况,有条件的尽量复查全部的常用标志物,一旦体内有恶性肿瘤存在,可能会有几种标志物异常。如果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
但是有以下几类情况要特别重视:
①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②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
③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增高。
前2种情况先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种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无胃肠道的疾病,若胃肠道没有异常,还需检查肝脏、食道、乳腺、妇科等。
有家族性遗传史者如出现标志物升高,即便没有症状和体征,也必须复查和随访。
对于60岁以上、有家庭肿瘤史、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期的高危人群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4. 长期随访监测应选同一家医院
与可以同城检查互认的CT、B超等结果不同,建议需要随访的病人尽量选择同一家医院或同一个临床实验室。
因为目前肿瘤标志物的国际标准化尚未完善,不同医院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试剂检测同一项标志物时,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不同生产商的检测试剂和仪器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会有不同;试剂采用不同的抗体标记、不同的定标品、分析仪器选择性差异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
所以,不同医院的检测结果往往缺乏可比性,长期随访监测标志物一定要选择同一家医院,以便医生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不得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