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很多人在确定患癌后都特别恐惧,还会出现情绪低落、意志低迷、悲观失望甚至轻生等心理,惊慌之余,还有一些癌友更希望能够找到好医院、好医生,好的抗癌药等方式来帮助自己尽快摆脱癌症。
其实能否彻底抗癌,医术再高的医生也没有十分确定的说法,但确实也有很多癌友成功打败癌症,他们都是怎么做到的呢?
为了帮助癌友们打败癌症,赢得康复,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癌友们的抗癌经验,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为大家讲解如何真正地科学抗癌。
“要饿死肿瘤,不能太营养?”
经常会有一些癌友,在治疗后不敢吃肉,问他们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得了肿瘤不能吃太营养的食物,否则会导致肿瘤长的更快,所以不能吃的太营养!” 这真是一个太严重的误区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肿瘤是如何抢夺人体营养的:癌细胞是生长不受控制的细胞,其生长不受吃多少的影响,即便营养不良,癌细胞还要抢夺人体的正常营养供给,甚至直到人死亡前,癌细胞都在抢夺正常细胞养分。因此,想饿死肿瘤,那是不可能的,营养不良只会加快肿瘤击垮机体的速度。
由此看来,营养支持应该成为肿瘤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不摄入营养,正常细胞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而癌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结果饿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而且,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并发症更多、生活质量更低、预后更差。
过于迷信“补品”,轻视营养素
由于营养知识不足,加上一些营养品夸大效果的商业宣传,肿瘤患者往往迷信“冬虫夏草”、“燕窝”、“人参”、“灵芝”等贵重补品,而忽视一些营养素的摄入,比如添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营养素,像是n一3脂肪酸、精氨酸、谷氨酰胺、核苷酸等。
癌症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长期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案,加上肿瘤疾病对患者机体的改变影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80%。所以,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精准营养补充,如线粒体素NADH,提升患者的体能,帮助缓解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机会。
肿瘤患者真的没有那么多“忌口”
还有一些癌友和家属会问:吃哪些食物好?哪些食物不能吃?是不是应该忌口“发物”?
关于“发物”,听到比较广泛的说法就是蘑菇、鱼、虾、羊肉、鸡鸭等,但也没个统一的说法。现代医学中,“发物”是指能使疾病加重或诱发疾病发作的食物,但这与加剧肿瘤生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其实,在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中,这些才是真正需要忌口的东西呢!吸烟与饮酒是明确的一级致癌物,过度烟酒会导致患癌概率大幅提升。肿瘤患者不适合过度摄入辛辣、油腻、过烫等不健康饮食,还有一些容易加重呕吐与导致腹泻的食物也尽量避免。
无论是已经完全治愈的癌症人群,或是仍在与肿瘤进行斗争的癌友,甚至是正常的健康人群,都应该选择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面科学康复经验
1. 适量锻炼提高免疫力
研究发现,适量运动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力,从而加强人体自身清理癌细胞的能力,降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
运动的强度分为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活动3 类:低强度活动,如购物、做饭、洗衣等一般日常生活活动;中强度活动,如跳舞、骑马、瑜伽、高尔夫、走路、太极拳、乒乓球、网球双打;高强度活动,如竞走、跳绳、跑步、足球、打篮球、网球单打、游泳、旅行等。
低强度活动对肿瘤的作用未经证实,多为日常生活基本体力活动。推荐肿瘤患者每周至少 5 次中强度至高强度活动,每次 30~60 分钟,具体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环境条件综合选择。
2.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增强抗癌信心
作为家属,不仅要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更要关注患者内心的变化,应做到及时沟通交流、给予尊重,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帮助患者坚定抗癌的信心。
3. 按时服药,切勿随便停药
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一定不能擅自停药。一旦停药超过半个月至一个月,肿瘤可能就会变成新的状态或复发,甚至原本对药物敏感的细胞也会变得不敏感,从而变成耐药细胞,即使再吃之前药物,也未必会有原来的效果好。
除了上述这些内容,患者还应按时复查随访、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家属也应该学习疾病相关的康复知识。进入康复阶段后,如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不要相信偏方、秘方,以免耽误病情。
声明: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