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卖的靠谱的NMN其结构和性质确实与人体中自身合成的一样,这点毋庸置疑,毕竟NAD+发现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而且早在八九十年前就已经清楚了它的结构。
如果有人说两者是一样的,直接打一针就可以,这种想法是没问题的,美国已经有用静脉注射高剂量NAD+作为治疗手段的诊所,NAD+治疗中心 ,戒瘾中心 。NAD+静脉注射疗法主要宣称的好处是1. 作为戒断毒瘾、酒精成瘾的自然疗法(并不是治愈),能够降低戒断时对上瘾的渴望,使戒瘾更顺利;2. 抗衰老,这方面不用多说,已经有David Sinclair等科学家无数的实验证明了提升NAD+水平对抗衰老方面的研究结果,这也是NAD+应用目前最火热的方向;3.对于其他神经方面的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比如慢性疲劳综合征、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抑郁症等,这些效果主要归功于NAD+对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但是并不是说可以打针就没必要吃NAD+的前体NMN。因为首先能出售这种注射NAD+疗法的诊所应该是需要一定资质的,而且在国外有NAD+治疗协议,目前国内还没有,鉴于NAD+在国内可能连大部分医生都没听过,这种疗法估计短时间内很难在国内流行起来。现在想要正规地接受NAD+注射治疗可能需要专程去美国,他们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再制定治疗方案(一些NAD+民科团体给自己扎针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另外也不是打一针就一劳永逸的,NAD+疗法一般是一次需要连续注射几天,然后隔几个月需要再去治疗一次。这也很好理解,NAD+本来参与代谢就很活跃,一次注射之后过不了多久NAD+就会消耗到身体的自然水平,于是需要再次接受注射,而且每次要到特定的诊所,其实花费和时间成本都挺高。
另外有些人担心的是NAD+和NMN的生物利用度问题,虽然通过静脉注射直接入血确实最简单粗暴,不过口服NMN能够提升组织内NAD+水平,起到乐观的抗衰老效果的实验结果也不要太多。特别是最近新发现了细胞膜上存在NMN的转运体Slc12a8之后,可能会更加支持NMN口服的吸收利用度。
这样看来其实口服的NAD+前体NMN补充剂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和合理性的,毕竟只要每天坚持吃几粒就能多补充几百毫克的NMN,就像很多药物看中的是坚持服药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一样,保持血液中较高的NMN浓度,也就有更多的NMN进入细胞,使细胞中的NAD+保持较高水平。对于普通人来说,NMN补充剂的门槛比NAD+注射疗法的门槛低很多,这个差距估计类似于使用护肤品和做医美。
最后从合成方式的角度来谈一下市面上的NMN是怎么合成的。其实NMN的合成方法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归为化学合成,发酵法,酶法这三类,这三类也代表着NMN生产方式的技术革新,可以叫做一代、二代、三代。目前酶法是业内公认的最前沿的NMN合成方法。
化学合成法很容易理解,原料、化学催化剂,化学合成大部分都需要用到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类似的条件,并且化学合成中经常会用到有机溶剂,还容易产生难以去除的中间产物或者副产物,除了提纯麻烦,更重要的是如有残留甚至威胁健康。(其实这样的例子在药物生产中经常发生,比如去年中国某药厂提供原料生产的降压药缬沙坦被大量召回,就是因为原料药中存在致癌杂质)
发酵法就是将微生物作为合成NMN反应的发生器,有些微生物本身具有产生NMN的能力,所以人们将它们培养起来通过微生物生产NMN。虽然这一个个小小的微生物“反应器”足够精密,产生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NMN。然而毕竟每个微生物的体量太小,对于微生物个体而言产能还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大规模产业化的需求。比如日本的NMN就采用的是发酵法,因而成本高昂,一瓶NMN9000售价高达20000+。
同时能保证生成NMN的高度专一性,又能保证很高的NMN生物活性,又能大量生产NMN的出路何在呢?那就是酶法生产了,相当于只需要提取出生物体内合成NMN所需的酶,而不受限于微生物小小的个头,模拟体内的合成路径,在工业化的反应器中大规模生产NMN。并且利用最新的酶定向进化技术,让反应中所用到的工程酶按照我们的需求(比如提高酶活性)进一步优化,那生产NMN就事半功倍了。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摘用!